文章首页 >> 行业动态 >> 行业动态 >> 云南:搭建职业网络培训平台 促进职业培训管理规范化
云南:搭建职业网络培训平台 促进职业培训管理规范化 热 
来源:人社部 浏览次数:26955

      云南省积极探索“互联网+技能”培训新载体,统筹利用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移动智能终端等互联网技术搭建云南省职业技能网络培训平台(以下简称“云南职培平台”),推动“互联网+职业技能”培训建设,实现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实名制信息化管理。

  一、平台功能促进规范管理

  (一)学员信息数据化。为破解传统模式下人员管理出现疏漏的难题,实时准确地统计查询学员情况,解决人员管理痛点,“云南职培平台”对接公安大数据库系统对学员进行身份证实名比对,实现精准化管理;采用百度人脸识别技术,要求每个学员课前必须人脸识别打卡,确保本人参加培训。通过实名制比对功能帮助主管部门、培训机构快速核对学员实名信息,扩大了培训覆盖面,让职业培训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。截至2021年6月底,实名注册学员人数达200余万人。

  (二)工作流程高效化。“云南职培平台”通过内部信息共享,为管理机构积累宝贵的数据资源,使部门内部、部门之间能够方便地共享信息,同时也简化了办公流程,减少人工判断环节,提高了办事效率,节约了办公成本。

  结合职业培训实际情况,为实现流程最优化、管理高效化的目标,“云南职培平台”主管单位账号功能设有机构审批、培训计划审批、远程线下监管、分级管理、分级统计、资金拨付管理、远程办公等功能,真正做到全省培训业务规范管理、所有审批操作记录留痕,建立培训学员职业培训电子档案,为主管单位提供高效的无纸化办公环境,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,减少大量纸质培训材料存档工作,让职业技能培训审计工作更规范更透明,大大提高了管理单位的工作效率。截止2021年6月底,台账数目共计5万余条。

  (三)培训资源数据化。“云南职培平台”以资源共享,优势互补为发展方向。从技术角度看,平台支持多种数据项目类型如数据迁移、数据同步、数据集中、数据共享、数据仓库等多种交换策略,定时推送、一次性交换、主动抽取等,满足实时、离线数据交换需求,灵活的体系架构,既可支持集中部署,也可支持分布部署,数据既可选择落地存储传输,也可以选择不落地方式传输交换,交换源端与目标端灵活配置,多种方式可任意组合。

  从业务角度看,平台建立课程资源库和师资库为培训机构和学员共享使用。入平台库课程资源必须经过专家审核,保证课程资源的优质和规范。全省职业技能培训师资集中汇总,主管部门可对师资进行管控,避免参差不齐的教学质量。同时,平台把分散学习与集中教学相结合(即线上+线下)的培训模式纳入培训过程中,有效缓解企业工学矛盾问题。学员可以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自由开展线上课程的学习,提升了各类劳动者参加培训的积极性。截至2021年6月底,已有课程资源数6000余条,教师资源2万余人。

  (四)培训监管实时化。为实现“每班必查”的要求,通过“云南职培平台”动态对培训班级进行日常考勤管理和视频监控,实时掌握参训学员到课和学习情况,确保学员真正学到专业知识及技能,实现培训机构、培训课程、培训结果有据可查。截至2021年6月底,共开设约5万个班次,培训班视频监控6万余次。

  “云南职培平台”按照云南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“凡补必进”的要求,通过人脸识别和自动化筛查重复领取补贴的学员数据,有效避免多领冒领培训补贴的问题,保证资金拨付安全可溯源。

  (五)统计分析直观化。“云南职培平台”可以有效地帮助监管部门循“数”管理,将系统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、管理和存储,形成监管培训大数据,通过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、分析和挖掘,生成一系列成果数据,通过多种直观、清晰、精准的方式进行展示,为主管单位提供不同维度的培训数据情况,方便了解属地内培训动态,为不断完善培训效能提供决策参考。

  二、持续完善平台功能

  “云南职培平台”的建设是云南职业技能培训发展的重要基础,云南省将继续完善平台功能建设,接入技工院校优质线上学习平台,丰富线上学习课件,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电子档案,不断完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实名制信息化管理。同时,云南省还将按照人社部统一安排,以电子社保卡为载体,依托“云南职培平台”开展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应用管理等功能。

您看到这篇文章时的感受是:
0

支持
0

很棒
0

找骂
0

搞笑
0

软文
0

不解
0

吃惊
0

欠扁
相关文章列表